公司新聞
防水毯在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操作要點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8-08 11:57:04 閱讀:
1、基層處理:基層表面尖銳凸出部分應鏟平,基層表面應堅實、清潔、平整,平整度不大于1/6(凹坑深度與寬度比),且要求平緩過渡,對基層的深凹坑應用水泥砂漿抹平。
2、陰陽角處理:在陰角部位須先用膨潤土顆?;蚺驖櫷翝{或水泥砂漿做成5cm的倒角,然后鋪設膨潤土防水毯加強層(加強層寬50cm,沿拐角兩面各25cm),在陽角部位則需要將尖角磨掉(最好是在混凝土墊層二次收光時用抹子抹出圓角),然后鋪設膨潤土防水毯加強層(加強層寬50cm,沿拐角兩面各25cm)。
3、樁頭部位防水處理:樁頭四周的膨潤土粉厚度不得小于4mm,防水毯切割完成后要緊貼樁頭,膨潤土漿抹漿厚度不得小于18mm,膨潤土漿上返樁頭不得小于40mm并延伸到防水毯上,樁頭的鋼筋使用膨潤土橡膠止水條纏繞一圈。
4、按預排圖裁剪防水毯:防水毯根據預排的尺寸進行裁剪,對裁剪的邊口使用膠帶封閉,以免膨潤土粉遺撒,影響防水質量。
5、鋪設防水毯:防水毯用40毫米長鋼釘固定,鋼釘的間距為300毫米;防水毯應以品字形分布,盡量避免有十字形疊口出現,重疊部分100毫米。(如圖)
6、防水毯接茬部位抹漿:防水毯接茬部位使用膨潤土防水漿進行抹膠封閉,抹漿厚度不得小于18mm,抹膠應連續(xù)無遺漏。(如圖)
7、防水毯接茬部位固定:防水毯接茬部位使用鋼釘進行固定,釘間距300毫米。
8、防水毯甩頭部位保護:為與墻體防水接槎,在磚模頂部膨潤土防水毯(膨潤土防水毯甩頭長度≥30cm)上虛鋪一層塑料紙(或油氈)后砌筑兩皮磚固定保護,做外墻防水時將塑料紙(或油氈)上的兩皮磚拆除,外墻防水自平面向上搭接。
9、破損處修補:破損如為釘孔,用膨潤土防水漿封閉即可。其它較大的破損,先用膨潤土防水漿將破損部位封閉,再用同質防水毯覆蓋修補,補丁應大于破損邊緣300mm,并用水泥釘固定;同時必須用膨潤土漿將補丁周邊封閉(如圖)。
10、基礎與墻面交接處防水毯甩茬部位處理:拆除臨時保護用磚,將先前的保護塑料紙撕去,然后從磚模上預留的防水毯上開始施工,將防水毯上返到立面墻上,立面上的防水毯搭接,必須上幅壓下幅。
11、穿墻管道處防水毯處理:按照管道的形狀切割防水毯,使其能緊密套住穿墻管道,在鋪設防水毯施工后,必須用至少18mm厚的膨潤土防水漿對穿越處進行封閉為 40mm*40mm的鈍角(群管之間的區(qū)域也必須用20mm厚的膨潤土漿封閉),以完全填補防水毯和穿墻管道間的空隙,防水漿應延伸至管道上約38mm,并覆蓋住防水毯的邊緣。在穿墻管道上居中位置應設鋼板止水環(huán)。
12、立面墻體防水毯固定:除了在防水毯重疊部分和邊緣部分用鋼釘固定外,整幅防水毯中間也需視平整度加釘,務求防水毯穩(wěn)固服帖地安裝在墻面上。鋼釘應呈梅花形布置,釘間距為立面墻不大于500mm、搭接縫處不大于300mm。固定過程中要求墊片緊壓在防水毯表面但不得破壞覆面材料。
13、立面墻體防水毯收頭保護:防水毯鋪設至立面頂部(如風井口部)應作收頭處理。先用膠帶紙收口,用水泥釘固定,釘間距應不大于300mm;防水毯頂端使用木膠板板條封閉。
14、防水毯保護墻砌筑,回填土:外墻膨潤土防水毯防水層施工完畢后,砌筑磚保護墻,磚墻與防水毯之間使用砂漿補滿擠實;磚墻砌筑完畢后應立即進行回填土,回填土的密實度應達到85%以上,回填土內應清除其中的石塊、木塊、混凝土塊和其他尖角的物品。
2、陰陽角處理:在陰角部位須先用膨潤土顆?;蚺驖櫷翝{或水泥砂漿做成5cm的倒角,然后鋪設膨潤土防水毯加強層(加強層寬50cm,沿拐角兩面各25cm),在陽角部位則需要將尖角磨掉(最好是在混凝土墊層二次收光時用抹子抹出圓角),然后鋪設膨潤土防水毯加強層(加強層寬50cm,沿拐角兩面各25cm)。
3、樁頭部位防水處理:樁頭四周的膨潤土粉厚度不得小于4mm,防水毯切割完成后要緊貼樁頭,膨潤土漿抹漿厚度不得小于18mm,膨潤土漿上返樁頭不得小于40mm并延伸到防水毯上,樁頭的鋼筋使用膨潤土橡膠止水條纏繞一圈。
4、按預排圖裁剪防水毯:防水毯根據預排的尺寸進行裁剪,對裁剪的邊口使用膠帶封閉,以免膨潤土粉遺撒,影響防水質量。
5、鋪設防水毯:防水毯用40毫米長鋼釘固定,鋼釘的間距為300毫米;防水毯應以品字形分布,盡量避免有十字形疊口出現,重疊部分100毫米。(如圖)
6、防水毯接茬部位抹漿:防水毯接茬部位使用膨潤土防水漿進行抹膠封閉,抹漿厚度不得小于18mm,抹膠應連續(xù)無遺漏。(如圖)
7、防水毯接茬部位固定:防水毯接茬部位使用鋼釘進行固定,釘間距300毫米。
8、防水毯甩頭部位保護:為與墻體防水接槎,在磚模頂部膨潤土防水毯(膨潤土防水毯甩頭長度≥30cm)上虛鋪一層塑料紙(或油氈)后砌筑兩皮磚固定保護,做外墻防水時將塑料紙(或油氈)上的兩皮磚拆除,外墻防水自平面向上搭接。
9、破損處修補:破損如為釘孔,用膨潤土防水漿封閉即可。其它較大的破損,先用膨潤土防水漿將破損部位封閉,再用同質防水毯覆蓋修補,補丁應大于破損邊緣300mm,并用水泥釘固定;同時必須用膨潤土漿將補丁周邊封閉(如圖)。
10、基礎與墻面交接處防水毯甩茬部位處理:拆除臨時保護用磚,將先前的保護塑料紙撕去,然后從磚模上預留的防水毯上開始施工,將防水毯上返到立面墻上,立面上的防水毯搭接,必須上幅壓下幅。
11、穿墻管道處防水毯處理:按照管道的形狀切割防水毯,使其能緊密套住穿墻管道,在鋪設防水毯施工后,必須用至少18mm厚的膨潤土防水漿對穿越處進行封閉為 40mm*40mm的鈍角(群管之間的區(qū)域也必須用20mm厚的膨潤土漿封閉),以完全填補防水毯和穿墻管道間的空隙,防水漿應延伸至管道上約38mm,并覆蓋住防水毯的邊緣。在穿墻管道上居中位置應設鋼板止水環(huán)。
12、立面墻體防水毯固定:除了在防水毯重疊部分和邊緣部分用鋼釘固定外,整幅防水毯中間也需視平整度加釘,務求防水毯穩(wěn)固服帖地安裝在墻面上。鋼釘應呈梅花形布置,釘間距為立面墻不大于500mm、搭接縫處不大于300mm。固定過程中要求墊片緊壓在防水毯表面但不得破壞覆面材料。
13、立面墻體防水毯收頭保護:防水毯鋪設至立面頂部(如風井口部)應作收頭處理。先用膠帶紙收口,用水泥釘固定,釘間距應不大于300mm;防水毯頂端使用木膠板板條封閉。
14、防水毯保護墻砌筑,回填土:外墻膨潤土防水毯防水層施工完畢后,砌筑磚保護墻,磚墻與防水毯之間使用砂漿補滿擠實;磚墻砌筑完畢后應立即進行回填土,回填土的密實度應達到85%以上,回填土內應清除其中的石塊、木塊、混凝土塊和其他尖角的物品。